在外交部高级政务部长再诺眼里,像新加坡大会堂这样一座曾在建国历史中扮演过重要角色的建筑物,也应该被列为国家古迹来保存。
国会昨天辩论保存古迹法案时,再诺是唯一参与辩论的议员。
他认为国家古迹从1973年的8个增加到2006年的55个,古迹保存局功不可没,但这方面还有改善的空间。
再诺认为除了历史、族群、宗教、教育、旅游,甚至战争遗迹外,下来也应考虑把在建国过程中作出贡献的现代建筑物列为古迹来保存。
他建议国家文物局和古迹保存局考虑把珊顿道的新加坡大会堂列为古迹。新加坡大会堂过去被称为大会堂和职工会大厦,最初的设计构想是作为国际会议中心。
耗资400万元兴建的大会堂,在1965年建成。
再诺说,1971年的首个伦敦以外的共和联邦首长会议便是在那里举行。
在国人的记忆里,它也是大选提名和计票中心。上世纪80年代,它是总理举行国庆群众大会的地点。
早期的大学毕业生则记得那是举行毕业礼的场所。
新加坡大会堂目前是新加坡华乐团行政处,也是团员练习和演出场所。
再诺认为新法案虽然提高违法者的罚款,但还是太轻了。
他认为政府有必要进一步协助业主维修古迹,而国家古迹基金的500万元拨款显然不够。
吕德耀回答再诺说,古迹保存局有一套遴选国家古迹的准则,每隔几年会建议把一批具有保存价值的建筑物列入名单。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