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9

家长争做义工 僧多粥少

● 傅丽云

  僧多粥少。

  这句话,对想在名校当义工的家长来说,尤其贴切。

  南洋小学校长王梅凤透露,该校去年共有250名家长申请当义工,最后仅筛选30个。这些家长的孩子是在2004年出生的,也就是说,虽然孩子明年7月才需要报小一,他们却已在2008年就申请当家长义工。

  教育部规定,要在小一报名2B阶段为孩子报名的家长,必须在报名的前一年成为学校义工,并且贡献学校至少40个小时。以2003年出生、将于今年7月报名的孩子来说,家长必须在去年7月或以前,就向学校申请当义工。

  有资格在2B阶段报读小一的,还包括与学校有直接关系的教会或宗乡会馆成员,或是活跃社区领袖的孩子,所以竞争激烈。

  王梅凤说,过去,南小每年有百多人申请当家长义工;近年来,已增加到两百多人。她坦言,南小其实不需要在2B期报名的家长当义工,因为愿意协助学校的在籍学生家长很多。“我们收这些义工,是为了让那些完全没机会进南小的人,有一点机会。”

  以昨天开学日为例,南小动用近百名义工家长协助,大部分是在籍学生家长。

  另外,对南小来说,0岁孩子(即数个月大婴孩)的父母去信说要当义工的,已见怪不怪。最近,一名家长就写信到南小,希望能当义工。

他女儿刚出世还没满月,得等到2015年才念小一。

另一热门学校孺廊小学,去年收到190名家长的申请,结果只有46人获选。他们的孩子是在2003年出生。

  孺廊有一个严谨的筛选义工家长制度。每年6月底是申请当义工的截止日期,7月学校将给每名家长面试,8月就会通知他们是否被录取。

  孺廊校长符俪蓉透露,由正副校长、部门主任、行政和校务经理组成的11人遴选委员会,为家长面试时,会写上他们对家长的看法。

  每个委员将根据有关“评估表”,连同家长填写的申请表格内容来投票;得票最高的家长将获选。

  符校长说,“我们一一给予面试,是为了澄清家长填写的内容,也为了解他们的擅长,看他们能在哪方面服务学校。”

  道南学校校长陈俊敬说,该校每年平均有六七十名家长申请当义工。以去年来说,学校从60名家长中,筛选了35名;这些家长将在今年7月为孩子报读。

  陈校长说:“对学校来说,家长义工通过这种服务形式,对学校有更多了解,其实是件好事。一些家长在孩子入学后,还继续服务学校,精神可佳。”

  像所有学校一样,上述三所学校都向获选做义工的家长坦言,做义工并没有打包票、肯定入校这回事。

  根据报道,去年7月的小一报名2B阶段时,有16所热门学校须抽签,包括道南学校、圣尼各拉女校(附小)、爱同学校、南华小学、培华长老会小学、英华学校(经禧)等。

  道南学校超额人数最多,有97人争取61个学额,圣尼各拉附小则有45人争25个学额,可说竞争激烈。

1 comment:

CrazySamSter said...

从这篇报章,我能看出现代的家长们肯为了让孩子近一间有名的学校而为他们做牛做马,这种的行为我身为一名学生是不可能去了解的,因为这代的父母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小时候刚上小学就能有很好的教学基础。
我们做任何一件事都需要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心血才能够成功,但是这些孩子的父母不但没有帮孩子建立起一种自力更生的心态,反儿让孩子有一种依赖父母的心态。这会导致孩子从小在一种娇生惯养的世界。
虽然在一所好的小学就读有它的好处,但是如果孩子被父母好好的管教,不管孩子读那一所学校,他一定会考出优异的成绩的。因为父母是最好的老师,他们能把他们得过的生活经验跟我们述说。
孩子的成功,让孩子自己去增取。一旦家长来插手,结果一定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