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将到,大家说话行文都要寓意吉祥。中文里有很多词语,是利用同音字来达到这种寓意效果的。最常见的是年菜里,餐桌上必有鱼,表示不匮之意。
那天在某食店的菜式里见到有“余生”这一道菜,不禁大吃一惊,难以下咽。这是什么玩意儿?“余生”只能使人想起“虎口余生”、“劫后余生”之类的词语。 即使现在金融海啸肆虐,生活不易,大家还是感觉年关难过也得过,只希望来年能“牛”转乾坤,不必“余生”这么触目惊心吧?
风水轮流转,现在东风强劲,不必诸葛亮登坛作法去借来。不过,学习华文华语时,也要了解华文的文化内涵,才不会闹笑话。
有一位曾在部队情报处任职的人,退休后到中国经商。虽然他原来只是“精英”,但在中国待了多年,华语也说得非常流利了。有一次,他与中国的生意伙伴吃 饭,席间闲谈时,说起他以前的工作,他竟说自己是“东厂”的人。他的下属听了只能替他空着急,又不好意思当面告诉他,“东厂”的人都是太监,而且是无恶不 作的御用特务,深为大家所痛恨的,不是些什么好东西。大概他的中国朋友给他开了个玩笑,而他被作弄了也不知道,还到处以此自我介绍。
所以,学习一种语文,也要了解这个语文的文化内涵。要不然,就别卖弄了,才不会弄巧反拙,贻笑大方。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