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1.08

小学教师须有大学资格?校长家长看法分歧 (2008-11-24)

陈能端 王珏琪报道

  教育部准备从2015年起,让小学只招聘拥有大学资格的教师。许多出席小学改革讨论会的小学主管都赞同这建议,20多名出席者当中,约有八成表示希望他们的教师队伍都由大学毕业生组成。

  但在另一场以家长居多的讨论会上,20多人当中,有超过一半表示更在乎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校长的意愿成强烈对比。

  在本报采访的两场家长及公众出席的讨论会上,好几名家长都表示,不能理解为何教育部要小学只聘用大学资格的教师,他们认为非大学毕业生只要有教学热忱及能启发学生,也应能胜任。

  有家长认为,大学毕业的教师较注重职业发展,如果教育部不能满足这方面的需求,就会出现教师离职率高的问题,因此教育部在考虑要所有小学教师拥有大学资格时,也应该考虑教育部是否能满足这些大学资格教师的期望。

  另一名家长提出,教育部更应该做的是让小学教师走向专科教育,改变现有一般小学教师得兼教多个科目的做法,例如如果是科学教师,就应该专教科学。目前的情况是,小学的非母语教师通常得兼教几个科目,例如英文、数学和科学。

  家长高喜晶受访时说,她不在乎小学教师是不是大学毕业,而是教师对所教科目的认识、是不是他的专长。

  “在小学就只录取大学毕业教师,对孩子会传达什么讯息?是不是大家就一定要成为大学生?很多家长可能会因此更担心孩子的未来。”

本身是大学毕业的美华小学校长再诺(Zainal,43岁)说:“如果我们把自己局限在只聘请大学资格教师,我们可能会错过一群有潜能、很出色的非大学毕业教师。我认为可让这些非大学生加入队伍,但也许限于合约制,如果他们不能达到要求,我们也容易终止他们的服务。”

  圣安德烈小学校长伍慧贤则有不同看法。她说,大家应挑战初级学院就应该有最优秀教师,小学阶段则不必的传统想法。

  她受访时说:“小学提供孩子基础教育,把更多掌握高技能的大学资格教师引进小学教育是必要的,这将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上海学校的经验

  伊丽沙白公主小学校长黄翠花提出她两年前参观上海学校的经验。那里的教师在分配到学校之前都会进行口试,口试成绩最优秀的教师会被分配到幼稚园,成绩第二优秀的分配到小学,成绩较差的分配到初级学院。

  黄翠花说:“我觉得这样的安排很合理,因为小学和幼稚园是基础教育,教师是学生的楷模。如果教师口齿不清、语言能力不好,学生会学不好。”

  傅海燕受访时说,当局还需要考虑如何接受一些只有A水准或理工学院毕业资格、但却是优秀的人申请当教师。通过短期合约制聘请他们,都是一些他们可以考虑的好建议。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