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基督教会协会发布声明,表达坚决反对买卖人体器官的立场,不过却支持卫生部提出给予无私捐赠者合理补偿的建议。
器官买卖合法化 导致人体沦为物体
该协会指出,他们了解卫生部的出发点是为了增加本地可供移植器官的数量,以拯救更多生命,但却决不可因此允许买卖器官市场合法化,因为这将导致人体沦为物体,对人性是一种威胁,也将给人类社会带来莫大的伤害。
协会说,只要捐赠器官者不是被利诱或为了从中牟利,理应获得合理补偿,特别是协助他们消除对手术前后医药负担的顾虑。
为了确保做到这点,协会建议规定移植手术只限在政府医院进行。
至于补偿配套则应包括捐赠者在移植手术前后的所有医药检查费用、住院费和治疗费;万一捐赠者往后得接受器官移植,应在等候名单上获得优先考量,以及拥有特别医药保险。
协会认为上述配套可由政府支付全额或部分津贴。若政府只是提供部分津贴,应当设立一个由政府津贴及公众捐款组成的基金。获捐赠器官者若有经济能力也应捐款给这个基金。基金由政府管理,并设立监察机制,以确保整体透明度。
根据卫生部的数据,去年共有84人因为年纪太老或病得太重,以致不适合动手术,或已经病逝,从等候名单上除名。为了提高器官捐献率,鼓励更多人捐献器官,卫生部决定修改人体器官移植法令(HOTA),为捐肾者作出补还。
卫生部长许文远前天受询时透露,法令拟议修改的内容很快就会出炉,随即将展开公众咨询。有关的修正案预料明年1月在国会提出一读。修正后的法案也将取消遗体器官捐献的年龄上限,并设立“肾脏库”为肾脏衰竭病人和捐献者配对。
17.11.08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