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08

居有定所 (2008-11-08)

● 周雁鸣

  联合国在上月庆祝其成立63周年纪念的同时,宣布一项调查结果:在全球,唯一没有贫民区的大城市,就是新加坡。联合国居住环境小组还把这成功例子,推介给世界上各地的政府,以新加坡作为城市管理人员模仿与探索的对象。

  贫民区的定义是以居住环境挤逼情况、安全饮用水与基本卫生条件、盖搭材料是否牢固、合法使用土地的权利等来界定。

  如果以为新加坡一开始就没有居住问题,那是不正确的。在牛车水“原貌馆”二楼,人们仍可以回顾当年店屋楼上的居民生活模式:人们住在木板间隔的小空间里,一个小厨房和厕所,就提供了“七十二家房客”的方便。

  新加坡与香港的公屋服务发展草图相似,很大程度是给灾难逼出来的。河水山、石硖尾木屋区大火,都是两地建设廉价公屋的催化剂。

  上世纪50年代初期,香港来了大量来自中国的难民,在私人住房缺乏的情况下,很多人只好在市郊盖搭木屋。

  当年政府人手短缺,“寮仔部”是被动的:在人家盖搭好房子才登记,居民每个月交一块钱地租。木屋区没有自来水、没有电,也没有卫生设施,挤迫的环境是犯罪的天堂,加上风灾火患,对生命财产有很大的威胁。

  菲律宾的“扫灭贫民区”,有另一种特色。马可斯夫人在30年前当马尼拉市长的时候,为了不让旅客看到贫民区的存在,在公路边用木板钉起围栏,涂上美丽的油彩,眼不见为干净。

廉租屋突出社会两极化

  香港建造的首批公屋是七层大厦,没有电梯。三口子家庭大约分到一个七八平方米的房间,每户人家在门外煮食,每层楼只有公用厕所,居住与隐私条件比住在木屋里头好不了多少。

及后的发展,还是采取社会福利制度——用补贴低收入者的心态去搞公屋服务。

  80年代香港学习新加坡的居者有其屋计划,开始鼓励中等收入人士买组屋。不过,长期以来,香港的高地价政策下,寸金尺土,居屋与私人楼房单位的挤迫情况没有好转,近年在中国买房的港人有上升的走势。

  目前三分一香港市民仍然在廉租屋落户,其中固然有中等或以上收入者,但廉租屋仍以低入息者和老人为主,更有不少破碎家庭以社会综缓度日,突出了社会的两极化。

  新加坡之所以在消灭贫民区行动能见效,归功在政府的实务,一开始在解决贫民区问题时,是以扶助市民独立、提高市民的生活素质为前提。

  今天,70%以上的新加坡人住的是政府公开售卖的或二手市场的组屋。组屋楼宇贷款的钱来自公积金,符合入息资格的公民,按自己的经济能力买房子,政府给予一次过的装修津贴,申请购买靠近父母单位也有津贴。

  站在旅客必到的花柏山上,远眺新加坡本岛新旧建筑,或乘摩天巨轮,看新加坡河岸工商艺术景点,结论是:狮城是整洁、绿化、朝气勃勃的。

  近年,由于外来人口上升过急,新加坡的住房供不应求。政府可以考虑通过建造更多优质临时住宅或宿舍,让外来人士可以短期租住。不过在新加坡,宜室宜家是一个事实。

作者从事教育工作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