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08

高档补习中心排长龙 (2008-11-05)

尽管金融海啸汹涌,一些热门的高档补习中心(enrichment centres)生意丝毫不受影响,不但学额爆满,一些课程更有多达250名家长在等候名单上,有的家长等上超过一年还“等不到”学额。

  多数受访家长表示,虽然经济前景不乐观,他们也不会减少或停止让孩子上额外课程的花费,就算得减少开销,他们也不会退而居其次的为孩子报读收费较低的课程。

  郭宝珠(38岁,室内设计师)在儿子去年念小一时,为他报名上The Learning Lab学习中心的英文课程。儿子参加了一个测试后,中心便告诉她学额已满,把他列入等候名单。不过,她等了超过一年,如今孩子已上小二了,仍然毫无音讯。

   在等候期间,郭宝珠也为儿子报读另外两所学习中心Julia Gabriel Centre for Learning及Learning Point(Thomson Plaza)的课程。不过,它们也都表示她所感兴趣的时段,学额已满,并把她列入等候名单。她分别等了半年与两个月,至今未等到学额。

  郭宝珠说,她所认识的一些家长都给予这些中心不错的评语,所以使她跃跃欲试。“我听说这些中心使用较有创意、更有效的教学法,让孩子对科目产生兴趣。我不会考虑一般的补习中心,如果只是给孩子做练习题,我也会。”

  这些高档培育中心的收费比一般补习中心高。例如,开办小一至中四课程的The Learning Lab,每四课的收费约240元;开办学前教育至中学课程的Julia Gabriel Centre for Learning,收费则可高达每10周3000元。

  The Learning Lab成立10年,企业部发言人卢淑玲受询时说,中心的数千个学额已爆满,等候名单确实“相当长”,但不愿透露具体数据。

  她说,家长一般得等上半年到一年才能取得学额,有时还需要等上更长的时间。

  卢淑玲指出,虽然报名人数增加,不过中心的目标不是成为最大的学习中心,而是强调为学生提供高素质课程,因此在师资素质、师生比例等方面都不会妥协。

Julia Gabriel Centre for Learning等候名单上有超过300人。当中,学前教育课程最受欢迎,有250人还在等候。

家长:学费不能省

  多数受访家长表示,他们不会因为目前经济前景不乐观而减少让孩子上额外课程的投资。

  有3个孩子的侯秀玲(42岁,家庭主妇)让10岁的大女儿上数学、华文、语言与戏剧等额外课程,还学习芭蕾、钢琴等,每个月共需投入1000元。

  她说:“孩子从小就开始这些学习,不管经济好不好,中途停止课程对孩子没有好处。”

  李庆华(34岁,家庭主妇)每月花800元送两个分别为一岁与两岁半的孩子上学前教育额外课程,花费是家庭总收入的约10%。她表示,孩子在上课后不只知识上的学习比其他同龄孩子多,也学会与其他小朋友交往。

  她说:“经济不好,我们可以少购物、少外出吃饭。孩子上课时非常开心,这项投资是值得的。”

  不过,也有家长表示将考虑让孩子停止到“高档学习中心”上课。林佩丽(41岁,家庭主妇)说,大儿子的成绩在稍微进步后又无“起色”,小儿子则将加入学校的特别培训计划,因此她考虑停止让他们上额外课程。

  她说:“他们都很喜欢到中心上课。如果经济好,让他们继续上课倒无所谓,不过现在经济不好,希望能省一点。”

  The Learning Lab企业部发言人卢淑玲则表示,目前仍无法看出因经济危机而决定退出课程的家长是否有增加的趋势。

她说:“教育行业的‘抵抗力’较强,不过这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金融风暴。接下来两年对大家来说都将非常艰难。”

只收天资高的名校生?

  有家长申诉,某所高档补习中心只收天资高的名校生,想报名的学生必须通过测试,但只有那些在学校成绩好的学生才被录取。不过,这所中心否认这个说法。

  家长郭宝珠说,她的儿子在去年报读The Learning Lab的英文课程,不过中心却在他完成测试后,告诉他学额已满,请他加入等候行列。

  她听说,参与同一个测试的学生中,有在学校表现较出色的学生已获得学额。

  郭宝珠说:“我的孩子在学校表现平平,我怀疑他是因为测试表现不理想而不被录取。”

  等候一年多后,她再到中心查询学额,不过中心却要她呈交孩子的成绩单。

   记者向The Learning Lab询问,企业部发言人卢淑玲答复说,中心确实在录取学生前先让他们完成一项测试,不过那是“诊断测试(diagnostic test)”,并非“入学测试”。中心也会向学生了解他们在学校的成绩,有时还会进行面试,了解他们的学习态度。

  她说,中心的各年级学生都按学习能力被分配到不同学习进度的班级,这些测试与面试是为了确保他们进入最适合的班级,与能力相仿的学生一同学习。这样一来, 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互相激励,发挥潜能, 精益求精。其他学生也能打好基础,强化学习。

  由于适合不同能力学生的班级学额空缺不一样,因此参与同一次测试的学生当中,可能有人获得学额,另一些则没有。

至于中心是否提供较少的学额给能力较低的学生,卢淑玲说,个别学习能力班级的学额每年都有差异,不过中心确实有较多中等至高等学习能力的学生。

  Julia Gabriel Centre for Learning校长沃克(Fiona Walker)受访时说,她的学习中心也为学生进行诊断测试,不过是在录取学生后进行。

  她说:“即使报名的学生很多,我们也不会以测试成绩来决定是否录取。我们希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如果因为他们在测试中表现不好而不录取他们,会让他们气馁。”

3 comments:

jER said...

读了这个新闻,学生的我们并不感到意外。我们认为这件事很不同,也不感到惊讶的原因有以下。。。
首先,现代的父母都怕自己的孩子会在学业上输给别的孩子们。父母头希望孩子的成绩是最优秀,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便送孩子到补习课。
其次,我们认为现代的学生对莫谢克木失去信心与兴趣,如,一名学生长大后相当科学家,认为预研部重要,便会渐渐失去学语言的兴趣和语言的基初。
最后, 有些补习中心比学校跟快的教科目, 这样,当学校教学生时,他们有复习的机会,也可以松懈以下。
这件事造成的影响不是只是负面的,也有些是正面的。
其一,我们觉得有些学生无论多少补习是依然对科目没有兴趣, 甚至可能完全失去兴趣,决定不再修读那个科目。
其二, 这些高档的补习中心的补习费很贵,使家长们花一大笔钱。 这样一来,不但孩子们在补习班承受很大压力,也失去与朋友在一起的时间, 家长们也要负担补习费的烦恼。
其三,有些学生很用功,很勤劳。那他们可能在某个科目上的理解不太理想, 上了高档的补习班,就有很大的进步。因为这些学生其实很用功,只需一些正确的教导就可以得到有异的成绩。
要医病,酒宴宣昭政,那对症下药,才能医好病。我们因此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在个人方面,我么认为学生们应该为他们的未来照相。他们不应该因为自己长大后要做的工作不需要某个科目,就结果不再修读它。他们要认为每个科目都重要。
第二,家长们不应该给孩子太多的补习班,他们可能承受的压力已很多了,如果不会正确的承受这些压力,可能会做傻事,那后果将不堪设想。家长们应抽多一点时间与孩子沟通与了解他在承受的压力。
第三,在学校方面,老师可以帮助那些较落的学生。老师可以在放学后准备不可给这些学生。
一言以蔽之,这些高档的补习中心可以帮助学生们多理解科目但,最总是由个人的态度来多练习。

jER said...

读了这个新闻,学生的我们并不感到意外。我们认为这件事很不同,也不感到惊讶的原因有以下。。。
首先,现代的父母都怕自己的孩子会在学业上输给别的孩子们。父母头希望孩子的成绩是最优秀,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便送孩子到补习课。
其次,我们认为现代的学生对莫谢克木失去信心与兴趣,如,一名学生长大后相当科学家,认为预研部重要,便会渐渐失去学语言的兴趣和语言的基初。
最后, 有些补习中心比学校跟快的教科目, 这样,当学校教学生时,他们有复习的机会,也可以松懈以下。
这件事造成的影响不是只是负面的,也有些是正面的。
其一,我们觉得有些学生无论多少补习是依然对科目没有兴趣, 甚至可能完全失去兴趣,决定不再修读那个科目。
其二, 这些高档的补习中心的补习费很贵,使家长们花一大笔钱。 这样一来,不但孩子们在补习班承受很大压力,也失去与朋友在一起的时间, 家长们也要负担补习费的烦恼。
其三,有些学生很用功,很勤劳。那他们可能在某个科目上的理解不太理想, 上了高档的补习班,就有很大的进步。因为这些学生其实很用功,只需一些正确的教导就可以得到有异的成绩。
要医病,酒宴宣昭政,那对症下药,才能医好病。我们因此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在个人方面,我么认为学生们应该为他们的未来照相。他们不应该因为自己长大后要做的工作不需要某个科目,就结果不再修读它。他们要认为每个科目都重要。
第二,家长们不应该给孩子太多的补习班,他们可能承受的压力已很多了,如果不会正确的承受这些压力,可能会做傻事,那后果将不堪设想。家长们应抽多一点时间与孩子沟通与了解他在承受的压力。
第三,在学校方面,老师可以帮助那些较落的学生。老师可以在放学后准备不可给这些学生。
一言以蔽之,这些高档的补习中心可以帮助学生们多理解科目但,最总是由个人的态度来多练习。

Jinn Liang said...

郭晋良 3I

读了这则新闻,以学生的角度来看,我觉得补习实在太浪费父母的钱了。现代的父母都有着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心态。由于担心孩子在学业上有问题,一方面是希望孩子能得到更好的成绩,因此才会舍得花钱让孩子去补习.可是有些孩子不懂得珍惜,认为父母让孩子不惜是理所当然的,并在上补习班时不停的玩闹,这不但会影响其他学生,而且还会增添老师的麻烦。如果这种现象延续下去,可能会产生一下不良后果:
其一,这些高档补习的补习费非常昂贵,如果孩子在上补习班时不专心,完全把老师的话当耳边风,这不但浪费了父母的血汗钱,孩子也从中学不到知识。
其二,太多的补习可能会让孩子压力过大,使他们的成绩退步,甚至一落千丈。
因此,我觉得补习只对某些学生有帮助,所以父母应该先问一下孩子的意思,他们是否需要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