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发成
读了《交流站》20日刊登的沈李珍妮的讨论“安乐死”的文章,我感触良多。毕竟这是出自一个72岁老妇的手笔。她真正体会到人快走到尽 头,生老病死的可怕。我认为她说得有理,一个人老了,如果最后阶段要在医院或老人院拖个三、五年才咽下最后一口气,最受累的一定是些关心他的亲人,而且相 信也只有病痛缠身者自己本人才知道多活一天是不是多痛苦一天,多活一天是否应该感恩?
我有个哥哥在2004年12月,他45岁那年因为 爆血管,经过医生抢救,没有逝世,但已是一个我们说他能听、只能用流泪来表达一切的植物人了!至今已过了3年又10个月,他从一个90多公斤的壮汉,消瘦 成只剩40多公斤。试想,他这3年多是怎么过,身体哪儿痒也不能搔,哪儿痛也说不出,连翻身都要人代劳。
可是,这样的日子受折磨的不只 是他一人,也拖累我们全家人,最痛苦的就是我70多岁的母亲,因为兄弟姐妹都要为生活忙碌,也只有她老人家能两天一次到疗养院看望他,这千多个日子下来也 折磨得她老人家精神恍惚。我们也深知,哥哥能多活一天,母亲未必就能多快乐一天,但若要我们亲手让哥哥离开人世,我们也办不到,我们也只能一天一天等待! 所以我认为,政府应该慎重考虑安乐死的可行性。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1 comment:
我是3F的宗宏,
我对这件事同样也感触良多,因为我对安乐死有两个不同的想法。
人生到了最后的阶段确实是让身旁的亲戚感到很悲伤,而最痛苦就是要眼睁睁地看着病痛缠身者受苦。我心里都是希望可以立刻让他安心的睡去,永远不用感到痛苦。因为这样子,身边的人不用每天伤心地来探望他,之后回起以前快乐的时候而折磨自己,以及辛辛苦苦照顾他的承担也从此解脱了
可是有些人,包括我,认为有因果这件事。如果病痛者像那45岁的哥哥得离开人间,那他有了爆血管的时候,应该逝世了,可是活了下来当植物人受苦,直到时间一到,才会离去。当然这是会让家人背着一个很重又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解脱的负担。
为了避免这种矛盾再次出现,我觉得人们从小应该好好地保护身体的健康,长大后就不会有很多的病痛缠身。生活也不可以做坏事,以免累积不好的因果,因为我觉得安乐死是可以自然的离去的!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