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09

发自内心的孝道最高贵 (2009-09-05)

孙静

  赡养老人法令固然有用,但我认为最好的方法还是以身作则,从小培养。

  最近看到报章有关赡养父母法令的一些报道,显然时至今日,这类法令已是非常必要的。

  在过去的时代,子女赡养父母是受到东方传统道德价值观的深刻影响,孝道是人生的最重要的美德。人人都会自发地赡养父母,孝敬老人。由于资源有限,即使成家之后,兄弟姐妹仍保持大家庭生活在一起,不尽孝道,会被邻居街坊和亲属同事耻笑。特别是父辈对年轻人一生的影响都很大,近乎于君臣关系。即使小辈心里有所不满,但也不敢公然违抗。有些人尽孝是发自内心,有些则迫于社会舆论不得已而为之。

  但自上个世纪以来,西风东渐,特别是受英文教育的一代已经受了西方文化的熏陶,敢对父辈直呼其名,过去老子打儿子那套棍棒教育很可能被控上法庭视为虐待,即使孩子胡来,做父母的也不敢动手,加上很多孩子是家里的心肝宝贝,有祖父母和父母两辈人的溺爱,地位上已经近乎平起平坐,儿子打老子的事情也出现了。大家庭也已经解体成为小家庭,不但邻里之间没有往来,甚至兄弟姐妹在各自成家后也减少了往来。英语体系的国家不兴这一套,养儿到18岁,轰出家门,各过各的日子,老了进老人院。所以造成东方传统美德和舆论的影响渐弱,子女有没有尽孝道,也无人知晓和过问。要不要赡养父母,凭的只是天地良心了。

  其实赡养父母有很多种形式,除了必要的经济上的资助,最重要的还是不时探访和陪老人聊天,开解上了年纪,全身不适的老人,让他们在风烛残年也保持一个好心情。但未必一定要守在一个屋檐下,毕竟两代人的生活习惯不同,难免言语不和。老人喜欢儿女听话,儿女则希望有个人隐私和自由。有条件的应该给老人一套房子自住,但要经常探望,不离不弃。做老人的则要让儿女保持些个人空间,不要事事都管,管好自己就行了。很多老人不缺钱,缺的是关爱,哪怕打个电话也好。

  小孩子是最具模仿力的。做父母的一举一动都逃不出孩子的眼睛。任何人如果不希望自己老来没有依靠,首先就应该善待自己的父母,从小培养孩子。不赡养老人,甚至把老迈的父母赶出家门,弃如敝屣,早晚会受到儿女类似的对待。

  古人有个故事,说一个父亲把一张破草席拿给老迈的爷爷赶他出门,当孙子的就问爸爸做什么,爸爸说爷爷老了,没什么用了得离开家,家里不能再养他了。孙子回答说,那把草席割成两半儿吧,一半给爷爷,一半留着将来我给爸爸老的时候用,听了这席话,当父亲的羞愧地低下了头,最后把爷爷留了下来。

  每个人在抱着自己的孩子,把所有的爱都倾注给儿女的时候,都不应该忘记当年自己也是父母手心里的宝贝,父母把全部的爱都给了自己,人人都应该记得善待父母,发自内心的孝道是最高贵最美丽的人性。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