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09

生命教育应从学前家中做起 (2009-07-15)

麦彩明

  拜读《交流站》7月9日刊登的穆军君《生命教育迫切需要》一文后,笔者也希望能提供一点个人的意见。

  现今孩子大多活在自我中心的世界里,不懂得爱是何物。加上电脑游戏荼毒了孩子们的心智,一个个只懂得爱自己的怪物产生了,觉得死亡只是完结一个可再重来的游戏。没有人会觉得可惜,心疼或损失。这样长大的青少年,在叛逆期间,心中鸿沟可能连专业人士也很难跨得过。

  所以文中强调:“让学生了解,生命是一切宝贵事物中最宝贵的东西……”对此我深表同意,但只想再提醒,不能只片面依赖学校教育。教育的要旨是要从“教” 和“育”两方面同步进行才可以。现今父母大多从大处着眼,忘却从小处着手的重要性;希望孩子成龙成凤,因此读书之外,一切都变成小事,并没有对孩子从小就灌输道德观念,让孩子在爱自己之余也要关爱他人。

  而且学校在大环境的急促变化中,也比较偏重知识灌输和技能培训,以配合社会需求。结果是在孩子思想逐渐成型的关键性时段,偏重于科技电脑与考试技能的训练,而忽略了公民伦理教育。

  鉴于学校和家庭对生命教育不够重视,我认为于今之计,应要先教育父母不要轻视学前和小学阶段的孩子,要教导孩子爱己及人的道理,明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让孩子知道他们很爱父母亲,不想失去父母的同时,父母也很疼爱他们,也不想失去他们。使孩子在压力最后一根稻草压下来时,多想想其他的家人、师长和亲友。

  笔者认为孩子日渐成长,从青少年过渡至成人的艰苦日子里,亲密的亲子关系能使彼此心灵靠近,能分享喜与悲,也能互相扶持健康成长。生命的教育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根植入孩子的脑子里。

1 comment:

BoonYao said...

我也和这位笔者有同样的看法。身为以为15岁的中三孩子,我的经验虽不多但从每天的报纸看我也有在该方的知识。以下是我读了这张报道的感受。

若要孩子自爱,不能只片面依赖学校教育。教育的要旨是要从“教” 和“育”两方面同步进行才可以。所谓的育,就是培育的育。在学校老师不止应该教孩子读书,也应该培育孩子对生命保持良好的看法。

在家,父母也有责任与孩子对生活的观念。父母整天希望孩子成龙成凤,因此读书之外,一切都变成小事,并没有对孩子从小就 灌输道德观念,让孩子在爱自己之余也要关爱他人。看到父母把读书看得那么严重会造成孩子觉得读书就是一切。我觉得父母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如果没有文凭,你在新加坡就不会有明亮的前途。

我们这些学生也要明白一个道理,天将大任于世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人性,增益其所不能。所以不管经历怎样辛苦的挫折,也因该持之以恒。

孩子日渐成长,从青少年过渡至成人的艰苦日子里,亲密的亲子关系能使彼此心灵靠近,能分享喜与悲,也能互相扶持健康成长。生命的教育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根植入孩子的脑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