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09

预定2013年完工 国家艺术馆打造全民艺术殿堂 (2009-03-18)

李静仪

  由政府大厦及前高等法院改建而成的国家艺术馆(National Art Gallery)在2013年完工后,将辟设多个开放给公众自由活动的空间,会是个全民共享的艺术殿堂。

  它也将设有相信是东南亚第一个儿童馆(Children's Museum),通过互动式的活动及富创意的作品呈献方式,让我们的幼苗从小吸取艺术养分。

  教育部兼新闻、通讯及艺术部高级政务部长吕德耀说:“我们希望把国家艺术馆打造成民众可自由活动、充满朝气和活力的地方,可通过新鲜、富有生气和意义的方式,加深对新加坡和东南亚艺术的认识。”

由文物局属下私营公司经营

  吕德耀昨天也在记者会上宣布,国家艺术馆将同滨海艺术中心一样,交由私营公司“国家艺术馆”经营管理,这个隶属于国家文物局的新公司已在今年1月16日正式成立。

  它将享有完全独立的自主运作权,拥有自己的董事局,可在寻求赞助费及与其他机构合作等方面享有更大灵活性,协助国家艺术馆实现它发展为世界级视觉艺术机构的宏愿。

  吕德耀说:“这项安排可确保新公司为国家艺术馆的表现、财务纪律及责任管理负责。同时艺术馆也可善用及为国家收藏做出贡献,可同国家文物局旗下的博物馆共享资源、专才和网络,联办展览和(艺术)节日。”

  国家文物局总裁许顺华将

兼任新公司的总裁,新加坡美术馆馆长郭建超则将兼任艺术馆馆长。

艺术馆雅俗共赏

  国家艺术馆将在我国的艺术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馆藏中的东南亚和新加坡艺术作品将突出本区域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反映新加坡的国家认同和特色。

  当局已在去年中宣布将采用法国建筑师米卢的直线形天篷设计作为艺术馆的建筑设计。

  吕德耀指出,艺术馆将会是个雅俗共赏的地方,会有好些空间是开放给民众免费游览。

  除了儿童馆外,设于政府大厦二楼的“新加坡展馆”也不收费,它将展出从19世纪、殖民地时代到现在的新加坡作品,突出我国的文化和历史。

  此外,从未开放给外人的屋顶天台,将有各式各样的餐饮设施和艺术装置,让游人在参观展馆后可到天台用餐,享受一览无余的市区美景。

  前高庭一些具历史意义的设施,如1945年日军司令向联军投降的市政厅会议室(Surrender Chamber)和大法官庭室也免费开放给公众参观。

  其他永久展馆如东南亚展馆和国际巡回展览则将收费。具体的展出作品和活动还未敲定。

  许顺华说:“把艺术馆其中一层楼辟设为儿童馆是个大胆的构思,主要是想打造一个特别的地方欢迎孩童进入艺术的世界,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为他们‘热身’,如利用简单道具如水果来解释绘画时应注意怎样的明暗色调。这里也适合一家大小活动。”

  郭建超指出:“同一个画作在不同展馆可有不同的呈献方式,在儿童馆会采用比较教育性的方式展出,到了楼上的展馆则会着重审美和历史方面,通过不同途径让孩童和大人接触艺术。”

当局接下来将加快招聘画展策划人(Curator)和研究员的工作,也会同本区域的画展策划人合作,组成一支强大的队伍来共同构思点子。

其他博物馆也企业化?

吕德耀:不排除可能性

  新成立的“国家艺术馆”将和滨海艺术中心一样归私人公司管理,本地其他博物馆日后是否也会企业化?

  新闻、通讯及艺术部高级政务部长吕德耀受访时表示,目前未有具体计划,也没有迫切性要这么做,但不完全排除这个可能性。

  他指出,让博物馆继续由国家文物局管辖,或完全企业化成为独立运作的机构,这两种模式有弊也有利。

  倘若博物馆脱离文物局完全企业化,两者的协作或许不会这么完美,无法共享国家收藏和专才,双方的人员也不能相互调动及分享经验。

  另一方面,如果完全排除企业化的话,博物馆可能欠缺独立性和灵活性。

  吕德耀说:“我们将继续思考,不排除企业化的可能性,但我想我们还有时间慢慢研究,先从成立公司来经营国家艺术馆的工作吸取经验。”

  新成立的“国家艺术馆”(暂定名称)将是新加坡第一家隶属文物局的视觉艺术公司。

过去一年来,由新闻、通讯及艺术部设立的委员会积极寻找艺术馆新馆长的人选,前后共接到170多份来自海内外的申请书,最后有六人受邀面试。

  委员会最终决定委任文物局总裁许顺华兼任新公司的总裁,新加坡美术馆馆长郭建超则兼任艺术馆馆长,两人将在下月1日正式上任。

  同滨海艺术中心一样,新公司享有政府津贴,具体数额目前还不清楚。

  吕德耀指出,滨海艺术中心在吸引民众贴近艺术的工作取得相当好的成绩,他希望艺术馆在推广视觉艺术方面也有同样成效,甚至超越“榴梿壳”。

  当局接下来将成立国家艺术馆的董事局,艺术馆策划指导委员会副主席许少全已受委为董事局主席。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