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09

“雨水花园” 美化水道净化水源 (2009-02-12)

● 林佩碧

  巧妙利用植物的天然特性,初步净化流过的雨水,减低水道中的水长绿藻的可能性,这是巴南路“雨水花园”不为人知的“任务”。

  位于麦波申一带的巴南路(Balam Road)组屋区、佩尔顿水道(Pelton Canal)旁一段占地0.6公顷地段,去年6月被公用事业局挑选为试验场地,设立了本地第一个“雨水花园”。

  佩尔顿水道是滨海蓄水池集水区的六条主要河流与水道之一,另外五条是亚历山大水道、史丹福水道、梧槽水道、加冷河及芽笼水道。

  公用局在雨水公园重新铺上四层具过滤功能的沙石粒和泥土,栽种14种具有净化水功能的绿草和花卉,例如香蒲(cattail)和伞莎草(umbrella sedge)等,把从组屋区流过来的雨水先净化一轮,再排入佩尔顿水道。

  从过去8个月的经验,公用局发现经过天然处理,雨水的漂浮物显著减少98%,水中的营养成分,如氮(nitrogen)也因为植物的吸收而减少了85%,进而降低长绿藻几率。

  公用局集水区及水道部门高级经理李育愫说:“我们当然可以用化学物来达到同样的效果,不过如果雨水花园的试验取得成功,往后可在组屋区、停车场或私人住宅推广开来,不但可净化流入蓄水池的雨水,又能美化环境,让学生认识自然生态,一举数得。”

  雨水花园在一般人眼中看起来比较杂乱,其实公用局是特意不修剪、不浇水,除了拔杂草外,就任由园内植物自由生长,为的是更准确找出哪种植物的净化功能最合适本地环境。

  雨水花园的概念在美国相当盛行,规模可大可小。随着本地试验计划在今年6月满一年,公用局到时将把管理权转交给马林百列市镇理事会。公用局的下一步是走入校园,协助一些有兴趣的学校设立小型雨水花园。

  除了巴南路的雨水花园,公用局也准备接下来在亚历山大水道打造“城市化湿地”。不仅可以利用湿地的天然特性净化水源,它还是个理想的户外教学场地,让学生和居民了解湿地的功能。

在“活跃、美丽、干净”水源计划下,公用局希望在2012年完成27个美化水道项目,接下来几个月推出的投标项目至少有6个,包括裕廊湖、亚历山大水道、实龙岗河旁的罗弄哈鲁士及碧山公园的加冷河段等。

  公用局也计划近期内把过去几年在“活跃、美丽、干净”水源计划中积累的心得和经验,整理推出指导原则,与社区和发展商一起为改善水质、美化水道努力。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