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09

毕业晚会与叙别晚会 (2009-01-20)

● 周全生

  前一阵子早报《交流站》有两位读者先后对近几年来中学生举办的毕业晚会发表了他们的看法。他们认为时下中学生不惜花费大把金钱(当然 是父母埋单)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地去参加租用高级酒店宴会厅来举办的毕业晚会(其实是舞会),而负担不起这笔费用的同学只有望“会”兴叹了。但晚会的宗 旨和作用是什么,却没人去理会。

  相对于五十年代华校中学生毕业时所举办的“叙别晚会”,时下的“毕业晚会”不但华而不实,也没有什么社会意义。只是让毕业生们在离校前能尽情地欢乐一番。对师长和家长多年来的养育、栽培和教导,并无心存感恩之情。

  1954年底,我们中正中学高、初中毕业班同学借用光华学校刚落成的礼堂,举办了一连十个晚上叙别晚会的演出。

  那个年代,华文中学毕业班学生,盛行举办叙别晚会。

  同学们既没有穿着华服参与晚会的演出、工作、和出席观赏,也没有要花大把金钱上豪华的酒店举办晚会的奢望。我们只是穿着平日所穿的校服,在免费借用的友校礼堂,举办一场叙别晚会,邀请师长,家长和同学们出席观赏,一切节目都是同学们自导自演,集体创作的产品。

  我们的叙别晚会,除了向师长和学弟、妹们道别外,另一层目的是为我校助学会筹募助学基金以资助家境贫寒同学完成学业。就这点来看,现代以“自我欢乐”为目的的“毕业晚会”与五十年代的“叙别晚会”,实在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除了演出外,我们还出版了一本图文并茂的《叙别晚会特刊》,其中最有鼓励性的就是荘竹林校长的《写在刊首》的一段话:“希望高中同学能报考翌年(1955)开学的南大。而不能升学的同学则不必斤斤计较职位之高低,在不如意的环境中,锻炼出改造环境的力量”。

  如果说我们当年的“叙别晚会”所体现出来的“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精神是衍发出后来的“南大精神”的先驱,应该也不为过吧。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