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09

也谈毕业晚会 (2009-01-13)

● 张敬贤

  拜读了叶碧娇《找不到正确定位的毕业晚会》一文,我甚有共鸣。

  举行毕业晚会一直都是初级学院的传统,但近几年来,此活动在中学也蔚然成风。学生因为完成了一个重要的学习阶段并展望新的学习挑战,所以举办一个晚会来标志这其中的意义。这本是合乎情理的,但晚会现行的形式与内容却有待商榷。

   就形式而言,现今毕业晚会往往选定高级酒店宴会厅作为晚会场地,出席的毕业生更不惜重本将自己从头到脚打扮一番盛装赴会。且不论这些是否有鼓吹奢华之 嫌,也不谈它们在心智尚未成熟的学生中是否撩起攀比与贪慕虚荣的心理;这种扮成熟、让自己像成人一样出席酒店宴会的举动,到底标志着什么?穿帅气西装或高 贵晚装赴会“社交”,又代表了什么?是成熟的体现吗?还是要标榜自己已经“长大了”?

  若是如此,笔者只觉得这是一种急于彰显自我成长的 拔苗助长。毕竟,大多数毕业生之后还会继续求学,而不是到社会上工作,成为真正的“大人”。如此说来,这种扮成熟、效仿成人社交的举动,在这些青涩的学生 身上,愈加显得浮夸、幼稚。或许,其中的价值在于留下珍贵回忆,但要有珍贵回忆不一定得通过这种方式才能获取。

  如此隆重的毕业晚会本身就具有排他性。因为顾及排场而将门槛设得太高,使家境不是很富裕的学生望而却步,进而影响出席率。毕业晚会本应是与同学一起回顾同窗时光、相互勉励并惜别的时候,但若有一部分学生因为昂贵花费而缺席,晚会其实已经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

   就内容而言,晚会中常有“校花”、“校草”的选拔赛,并添加一系列极尽玩闹嬉戏之能事的娱乐活动。这些在当下或许符合学生调皮好玩的纯真个性,让他们能 够开怀尽兴,从中留下美好回忆。但是,倘若晚会内容只着重在上述活动,而对于缅怀学习时光、感激师长教诲以及珍惜同窗之情这些部分鲜少触及,不管出席者玩 得多么尽兴,它最终也只流于肤浅,在意义上无法升华至心灵的悸动。

  其实,学校每年在校所举办的毕业典礼,即学生领毕业证书以及班代表或级任老师发言回顾与该班一起所走过的学习之路,在意义上与毕业晚会重叠,甚至高于后者。所有毕业生一般都会出席典礼,而且家长也受邀出席,再加上校长老师,这其实已是非常庄重与完整的“结业仪式”。

   笔者建议,何不将两者合一,把毕业典礼加以延伸,在严肃正式的典礼结束后,让各毕业班呈献轻松且正面的娱性表演来总结这几年的学习历程,之后以简单茶点 与相互合照结束。这么一来,家长、老师、毕业生都能一起参与,完全没有任何相关者会被排斥在外,而学生也能够在温馨且深具意义的情境下为所完成的学习阶段 划下美丽的句点。

No comments: